外窗滲水是建筑工程常見的施工通病之一,后期維修難度大。為防止外窗滲水通病發生,本工程通過五項對策的實施,取得較好效果,分享給大家參考借鑒。
?
一窗洞構造
窗洞企口應外大內小,使窗洞下部內側高于外側,防止雨水倒灌。土建應與門窗圖紙對照后確定窗洞尺寸,洞口一般比窗框大2-3cm左右為宜,使用木模板時,可在窗臺部位的模板下壓入1-2cm厚木條。為減少模板彈性變形影響,窗洞在深化時可增大4-10mm。外窗臺向外放坡可使雨水排出,防止積水,坡度不小于5%。壓頂可以在制作時做出坡度,也可以通過后期抹灰找坡,抹灰找坡應考慮經過放坡后抹灰面與窗框交界面是否低于室內窗臺,是否高于排水孔。壓頂與過梁尺寸需根據洞口大小、墻體厚度、抗震烈度等因素確定。
?
二滴水線和鷹嘴
鷹嘴和滴水線能有效防止雨水倒流,減少窗戶滲水風險,飄板、窗楣、防雨棚均需設置。
滴水線寬度不小于15mm,深度不小于10mm,應在距墻2-3cm處斷開。貼面磚滴水線施工時需注意,立面磚要壓在底面磚的外側,立面磚底部可稍低于底面磚。防雨棚、飄板、空調機板上部需做結構放坡,坡度不小于5%;滴水線應沿外邊緣三面布置,滴水線應貫通連續,中間不可斷開。
?
三外窗填縫
外窗填縫應連續飽滿,一次成型,不得中斷或不均;縫隙大于5cm時應用細石混凝土填充。溢出的應在發泡劑固化前塞入縫內,凹入縫隙5-8mm,嚴禁固化后用刀切割。JS防水劑不少于兩遍,厚度不小于2mm,從轉角外擴寬度不小于50mm。硅酮耐候密封膠應均勻打滿,打密封膠前基層處理干凈,打膠必須連續嚴密。打膠時,上口左右留置5mm,下口外邊5mm,里面8mm。
?
四排水孔
外窗未設置排水孔或排水孔位置過高,會導致下雨窗內側溢水或凹槽內積水,因此外窗排水孔高度應與窗套凹槽底面一致,以確保雨水順利排出。
?
五外墻處理
外墻裝飾面不得存在空鼓、脫落、開裂。外墻磚防止接縫不平直,縫寬不均勻或產生瞎縫、透明縫。外墻裝飾面與窗戶連接處不得高于室內窗臺和排水孔,且應保證外窗臺泛水坡度。外墻窗臺必須加混凝土壓頂和過梁,過梁兩端伸入墻體長度不小于250mm;窗臺壓頂兩端伸入墻體長度不小于240mm。內、外墻抹灰時,距離窗戶5cm范圍內先不抹,后使用抗裂砂漿塞縫處理。